2017年10月30日 星期一

東亞青奧整合花博共同資源 中市力求塑造城市光榮感

【記者張世昌/台中報導】將在台中舉行的2019東亞青年運動會,場館興建整合、各項籌備工作均緊鑼密鼓進行中。市長林佳龍表示,台中市同步籌辦東亞青奧及世界花博兩項國際盛會,包括人才及志工需求、企業參與、宣傳行銷等資源兩活動均高度相關,市府將加以整合,共榮共好;同時也持續爭取中央支持,讓兩活動成功塑造台中城市光榮感。

今(30)日市政會議中,市府運動局長王慶堂進行「接棒世大運:東亞青奧暨運動場館籌辦情形」專案報告,說明東亞青奧競賽項目、競賽場地規劃、場館整建情形、運動人才培訓、企業參與計畫,以及志工招募與培訓情形等面向。

王局長表示,為迎接2019東亞青奧,市府積極籌備相關業務,104年6月成立籌備委員會,底下設執行委員會,分為綜合行政、競賽及場館、行銷及活動、服務4部、共24處工作組別;每年並舉辦東亞奧林匹克委員會協會(EAOC)理事會議暨特設委員會,與各國奧會互動交流。

場館整建方面,羽球項目競賽場館的朝馬國民運動中心,已於去年底正式開幕;今年7月已營運的好運來洲際宴展中心(迷你蛋),將作為柔道場館;北區國民運動中心也於今年10月開幕,全國首創符合國際標準的「一館三池」,將作為水上運動項目競賽場館。

此外,包括台中市網球中心、台灣體育運動大學、清水鰲峰山自由車場、后里馬場馬術障礙超越競技場等場館,建設也如火如荼推展中。其中,網球中心第2期用地範圍,規劃作為中部訓練基地使用;馬術障礙超越競技場則結合花博,預計明年6月底完工。

另外,市府並積極推動運動人才培訓,落實鼓勵學校開設多元運動社團、厚植基層選手數量、完善競技運動四級銜接體制等層面,運動局今年度更爭取到1,200萬元經費,專款補助台中市15個單項委員會進行「台中市備戰2019東亞青年運動會培訓計畫」;此外,並有精英培訓計畫,補助東亞青奧潛力奪牌選手訓練經費,提供更優質的訓練環境及器材。

企業參與方面,市府盤點世大運企業參與項目、作法與合作資源,列為東亞青奧招商潛在廠商;志工招募規劃方面,預計分為賽會志工與城市志工兩大類、招募3,500人,明年6月將啟動招募,兩者並都將整合花博經驗及資源。

賽會獎牌並將以可回收的手機或3C產品提煉稀貴金屬製作,號召學生族群響應綠色環保;聖火也將採環保火炬、自行車形式環島,境外則以電子聖火方式行銷,建置聖火分享遊戲配合語言翻譯,推動全民參與。

林市長表示,運動是團結國人最好的媒介,2019東亞青奧是首屆賽會,盼建立以年輕人為主體帶動城市文化交流的標竿,市府並積極整合中彰投苗地區既有資源與運動場地,配合中央國家運動園區整體興設與人才培育計畫,打造定位為青少年運動員訓練基地的「中部運動園區」,盼以區域治理的模式完備台灣競技運動發展能量。

林市長指出,台中市積極籌辦世界花博及東亞青奧,包括人才及志工需求、企業參與、宣傳行銷等方面高度相關,市府將落實資源整合,期待凝聚出團隊共識,讓這兩項國際盛會共榮共好;同時也將積極爭取主辦「2030亞洲運動會」,將台中及台灣推展至國際,提升全民對運動的認同感,進而塑造城市光榮。

林市長也指出,台中市的運動發展持續蓬勃,近期台中市代表隊在全運會中獲得49金、48銀、51銅佳績,居全台第4名;身障國民運動會也盛大開幕,共734位選手參賽,明年包括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、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等都將於台中接續登場,累積台中市成為運動城市的能量,也為迎接東亞青奧做好準備。

運動局表示,東亞青奧是台中市舉辦的第一個國際性綜合運動賽事,更是台灣首次舉辦的奧運體系國際運動賽會,核心理念定位為「EastAsia:Young&Green」,打造14至18歲東亞地區青年參加的盛會,同時發展落實環保的低碳韌性城市精神,賽會場館以完善既有及新建併行,更結合台中世界花博場地永續利用。

賽會預計於108年8月24日至31日舉行,共有14種競賽項目,包括田徑、水上運動(游泳、跳水)、籃球(3對3)、羽球、足球(室內5人制)、桌球、跆拳道、網球(含軟網)、沙灘排球、柔道、武術、保齡球,以及輕艇、自由車等兩項台中市自選種類,將齊聚來自台灣、日本、南韓、北韓、中國大陸、香港、澳門、蒙古及關島等國家地區,共2,400名隊職員與選手參與。




資料來源:臺中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- 市政新聞

發佈日期: 2017-10-30
新聞分類: #地方 #台中市
新聞標籤:
指傳媒 Fingermedia,指傳媒 Fingermedia,最深入生活的新聞雲!
網址: http://www.fingermedia.tw
facebook粉絲團: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fingermediatw
Google+專頁: http://google.com/+FingermediaTw2015
電子郵件: service@fingermedia.tw(採訪、收稿)
Twitter: @fingermediatw
LINE@生活圈:@fingermedia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